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事迹展播之一 一个本可以依附父母在酿酒界打下的基础,或可以选择留在繁华都市过着小资生活,或可以龙头酒厂任职而衣食无忧的,但她却选择了回到茅台镇当一名酿酒工人。她就是茅台镇陈年酒厂的酿酒师蔡天虹。 蔡天虹1971年出生于酿酒世家,父母均毕业于发酵专业,其父1959年毕业后进入茅台酒厂工作,其母1962年毕业后也来到茅台酒厂,从茅台酒的生产基层做起,一直掌握着茅台酒生产及质量的核心技术。 蔡天虹从小耳濡目染,养成了对做酒的兴趣。1992年酿造专业毕业,现就职于茅台镇陈年酒厂,坚持从基酒生产做起,传承老一辈的技术和经验,专注敬业,一丝不苟,至臻完美诠释着“工匠精神”,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诉求,更是一种内在力量。酱香的“酱”与工匠精神的“匠”居然会碰发出如此耀眼的火花,也许是机缘巧合,但也有其必然性,一杯酱香型酒竟然复杂到对环境、水源、气候、土质、原料、工艺、时间等等如此繁多的苛求,一定要有颗“匠心”才能去实现的,只有具有“匠心”,才会坚持和孜孜不倦的探索。 其实,蔡天虹是有很多选择的。但从小耳濡目染植根于崇山峻岭忙碌父辈们的身影,从小呼吸充满酱香空气成长的她,不忘初心,毅然决然回到茅台,回到酱香的出生地,来到茅台镇陈年酒厂,当起了本是男儿才会干的酿酒工,只为了传承那份坚守和执着! 蔡天虹现担任中国食品协会第八届、第九届国家评委、国家一级品酒师、酿造工程师、贵州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、贵州食品协会省评委、贵州酒业协会省评委、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、仁怀市酱香白酒评估认证专家库成员、贵州大学酿造与食品工程学院客座教授。由其勾调的酒参选2012年中国食品协会举办的首届“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”大赛中获得最高奖项“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”,2013年2014年又以全国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“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”。2015年获得“中国白酒国家评委感官质量奖”,2016年在首届中国白酒大师论坛上获得“中国白酒大师十大创新产品”奖。 “父辈们用青春和汗水打下的基础,我们不能辜负,认认真真做好每一瓶酒,传承这一古老的技艺,是酒与灵魂的对话,也是与世界的对话。”这是蔡天虹对酿酒这一职业的自我定位,更是她对酱香酒酿造技艺的一种傲娇笃信。 酱香酒酿酒大师陈仁远:专业的人就要做专业的事儿 “我是吃专业饭的”,如此自我定位,在现在这样一个讲求分工、尊重专业的时代,无疑是一件非常时尚的事。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的总工程师陈仁远,就是这样一位时尚的人。 陈仁远是土生土长的酒都仁怀人,尽管从小并没有跟酒有过多的交集,但生长在酒都这样一个酒香四溢、酒文化浓郁的地方,耳濡目染,他受到了很大的熏陶。因此,读大学时他选择了发酵专业,“我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毕业之后进茅台酒厂”。不过阴差阳错,陈仁远最后并没有进入到茅台酒厂工作,他先后在质量技术监督局、钓鱼台国宾酒业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工作,他的工作无不与酒有关,定情于此,至此一生。 对一个酒师而言,如何酿好酒才是硬道理。陈仁远虽然是科班出身,但却非常注重在实践中学习。他在很好继承酱香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所学专业,在酱香酒的酿造、品评、勾调上有了自己新的见地,他甚至能够将如何品鉴选酒,如何逐一添加,如何调味补味等工序用数学公式给列举出来,专业范儿可见一斑! |